采桑子 其一

凭高满面东风泪,独立江亭。
流水歌声。
销尽年涯不暂停。
归来自掩香屏卧,残月新莺。
梦好须惊。
知是伤春第几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登高远望的人,内心充满离愁别绪的故事。

上半部分:
- 主人公站在江边亭子里,春风迎面吹来,他却满脸泪水。这里"东风泪"用得很巧妙,春风本该温暖,却让他流泪,暗示他内心痛苦。
- 流水声像歌声一样不停歇,而他的青春年华却像这流水一样消逝不返。"销尽年涯"四个字道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下半部分:
- 回家后他关上门窗独自躺着,窗外是残月和早莺的叫声。这里"残月新莺"形成对比,残月代表结束,新莺代表新生,暗示他处在伤感和希望的矛盾中。
- 就算做了美梦也会惊醒,因为他太清楚自己已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春日伤感了。"第几生"用得很特别,像是说这种伤春之情已经轮回了很多次。

整首词用简单的意象(春风、流水、残月、莺啼)勾勒出一个敏感多愁的形象,把春日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写得十分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会伤感却还是忍不住伤感"的矛盾心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