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都秋兴其二

十年萍梗叹浮踪,一篆忧劳滞宋封。
久客益工离乱赋,长愁欲失壮游容。
楼头夜月吹双凤,塞下秋风泣九龙。
为忆故人天极北,何时归去日相从(雁门关下有九龙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漂泊多年后的孤独与乡愁,字里行间充满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

前两句"十年萍梗叹浮踪,一篆忧劳滞宋封"用浮萍比喻自己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像被封印在异乡般困顿忧愁。"篆"字既指印章封印,又暗含愁绪如篆文般深刻。

中间四句通过强烈对比展现内心矛盾:长期客居他乡,连描写离乱的诗词都越写越好("久客益工离乱赋"),但这份"才华"反而让人更痛苦;想保持豪迈的游子气概("壮游容"),却被无尽愁绪消磨。夜晚楼头的凤箫声与塞外秋风中九龙亭的呜咽形成听觉交响,用"凤"的华美与"龙"的悲鸣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望着北方天际想念老友,用"何时归去日相从"的质朴发问收尾。全诗妙在将地理距离(雁门关)转化为心理距离,把秋风、月光等寻常景物变成情感载体,让读者看到战乱时代文人被迫流浪的普遍困境,以及人类对归属感的永恒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