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帐前斲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

前两句直接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关键场景:周瑜在军帐前砍断桌案(表示决心),最终用火攻烧毁了曹操的战船和军旗。这里用"斲案"(砍桌子)这个细节,突出了周瑜的果断;"火船烧战旗"则形象地展现了火攻的震撼场面。

后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假设:如果曹操(小名阿瞒)真的忠心于汉朝,周瑜怎么敢打败代表中央朝廷的军队呢?这里点明了赤壁之战的本质——表面是军事对抗,实则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与东吴保卫家园的抗争。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若使"这个假设,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曹操"汉相"面具下的真实意图。短短四句,既有火光冲天的战争画面,又有对历史人物忠奸的犀利评判,用家常话讲出了大历史中的权谋与道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