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庄司训(字隽申)的朋友的赠诗,用亲切的口吻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欣赏和关心。
前两句"我爱庄夫子,中年薄宰官"直接表白:我很喜欢庄先生这个人,他中年时放弃了做县官的机会("薄"是看轻的意思)。这里透露出庄司训是个淡泊名利的人,甘愿做教育类工作(教职)。
中间四句用生活化的画面展现庄司训的品格:
- "芙容开皖晚":像晚开的荷花一样保持高洁(皖是安徽,可能指当地晚开的荷花)
- "苜蓿笑阑干":虽然生活清贫(苜蓿是马饲料,形容教书先生清苦),但依然乐观("笑"字很传神)
- "世事心知熟":对人情世故很通透
- "群经口诵完":学问扎实,经典倒背如流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俸钱馀数百,先约客晨餐"——这位庄先生工资微薄,但领到薪水后第一件事就是约朋友吃早饭。一个慷慨、重情义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就像朋友间的家常话,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笑""约"这些生活细节,把一位安贫乐道、学问好又热心的教书先生写得活灵活现。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位朋友真诚的喜爱和敬佩。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