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图

三月山城雨初霁,林木阴森足人意。
萋萋芳草高原中,溶溶流水苍苔际。
而此游者属何人,蒲山公子龙蛇身。
汉朝四百年间事,黄牛背上书声频。
閒来一鞭击牛角,怀抱纷纷常作恶。
东都有策万言多,大事难成终落莫。
我观自古大丈夫,遗臭流芳真两途。
乃若元邃深可叹,千秋徒把青编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骑牛图景,同时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前四句用明快的笔调勾勒出雨后山城的清新画面:三月的雨后山林郁郁葱葱,芳草铺满高原,溪水流过青苔。这些景物描写为后文的人物出场铺设了自然背景。

中间八句聚焦画中主角"蒲山公子"(指隋末起义领袖李密)。通过"龙蛇身"的比喻展现其不凡气度,用"黄牛背读书"的典故(李密少时勤学故事)暗示人物志向。但随后笔锋一转,揭示其"万言长策终落空"的悲剧结局,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思想升华。诗人跳出具体人物,提出普遍哲理:人生道路无非"流芳"与"遗臭"两种结局。特别点出李密(字元邃)虽胸怀大志,却因选择错误而"污了史书",警示后人要慎重对待人生重大抉择。

艺术特色上,全诗采用"由景及人,由人及理"的递进结构,画面感与思辨性并重。用春日美景反衬历史沧桑,通过具体人物故事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终落脚在具有警世意义的哲理上,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