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郑好义纪梦韵(有引)

奇材伟人世不作,太息斯文付冥漠。
承君忽枉纪梦篇,喜极长吟泪交落。
雄辞璀错迸星斗,险语铿訇飞电雹。
念我虽知意气真,感君复使情怀恶。
忆昔与子在京师,玉堂老仙侍帏幄。
冠盖追趍禁闼深,朝廷尊宠礼数渥。
声名如雷动天地,震起蛰虫伸屈蠖。
国有蓍龟民有师,水之海渎山之岳。
升堂执业集英彦,宝带朱衣杂南朔。
朽材浪迹偏见怜,绳墨匡持重砻斲。
子时好脩美文艺,清谈剧辨相娱乐。
公于多士虽并收,视我与君尤不薄。
龙骥咸归伯乐厩,天球本出荆山璞。
要为国家树基址,属望吾人兴礼乐。
安知垂老万里行,直溯岷江踰剑阁。
死生契阔恩义乖,音书隔绝道路邈。
索居卧病东海上,旧德弃捐徒叹怍。
梦中见公疑尚存,雅度高风俨如昨。
公之神明在宇宙,陟降照临焉可度。
或乘鸾凤骖麒麟,或奏韶夏陈羽籥。
钧天清都足豪俊,讲道论文恣欢谑。
应悲我辈混世尘,俛首颦眉语咿喔。
独念灵攒客西土,明詺未许归故宅。
昔蒙召见欲奏论,造次自疑难感格。
圣君霈泽覃万方,宁使遗骸葬夷貊。
子文无后善人惧,马迁有书心事白。
所忧陋拙忝知己,昭雪孤忠负前诺。
公心岂不望后人,入梦语子意甚确。
子兄文章极醇雅,典国制作名烜赫。
为铭功行播遐迩,可配史传垂简策。
子将继踵绾章绶,便当任此千古托。
如吾自料乏时才,空言骇世徒宏廓。
水北山南结茅宇,弟唱兄酬老耕穫。
著书倘可寓王制,未死尚期明圣学。
与子他年拟见公,公归应化辽东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友对逝去恩师的深情追忆,充满了对往昔师生情谊的怀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感君复使情怀恶")写收到朋友郑好义寄来的纪梦诗,诗中描绘梦见已故恩师的场景。诗人读后既感动又伤感,因为这首诗让他想起了共同的恩师。

第二部分("忆昔与子在京师"到"俛首颦眉语咿喔")是整首诗的核心,详细回忆了当年在京城时,师生三人相处的美好时光。那时恩师德高望重,像伯乐一样赏识他们这些人才。诗人用"水之海渎山之岳"形容恩师的崇高地位,用"龙骥""天球"比喻自己和朋友都是恩师发现的人才。后来恩师去世,诗人流落他乡,只能在梦中相见。

第三部分("独念灵攒客西土"到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恩师嘱托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朋友能继承恩师的遗志,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自己则打算归隐田园,通过著书立说来传承圣贤之道。最后用"辽东鹤"的典故,表达希望将来能与恩师在天上重逢的愿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恩师的敬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2. 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人生际遇的无常
3. 语言生动形象,比如用"雄辞璀错迸星斗"形容朋友的诗才,用"险语铿訇飞电雹"形容诗风雄健
4. 结尾处对未来的规划,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整首诗就像一封跨越时空的家书,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