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给李恕可的,他是要去跟随一位王宗师进京的。诗中借用了神话中的元素,表达了对朋友旅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首句“借得茅山鹤,乘风飞上天”,意思是李恕可就像骑着仙鹤飞天一样,轻松地开始了他的旅程。这里的“鹤”代表仙气,借指出行者有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前程。
“江声近九里,客路已三千”,描述了李恕可即将进入的旅程。这里的“九里”和“三千”是虚指,强调的是旅途的漫长,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声音似乎越来越响亮,而他要走的路程却非常遥远。
“禁阙红云上,家乡碧海边”,这里的“禁阙”指的是京城的皇宫,象征权力和地位。“红云”代表了进入京城后即将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家乡碧海边”则是对李恕可的家乡的回忆和思念。即使身在北京,心仍旧眷恋着家乡。
“待闻金马诏,复见玉堂仙”,表达了对李恕可在北京能有佳音传回、获得重用的美好祝愿。“金马”和“玉堂”都是古代官署的代称,象征着高官厚禄和荣耀。
整首诗用一种浪漫和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京城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诗中的意象既富于想象力又贴近实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