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乘船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开阔的江景和复杂的人生思考。
前四句写景:江面宽广得仿佛与天相连,风帆在浩渺的水面上显得那么渺小。远处的树林随着波浪时隐时现,孤独的小船上鸟儿成群飞过。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动态的江景图,既有宏大的空间感,又有细腻的观察。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一直看重责任("千钧重"),但也常常思考放下世俗牵绊("万事捐")。最后点明自己不是为了俸禄才做官,而是为了报恩,宁愿像商人一样漂泊。这里"贾人船"不是真的要去经商,而是表达一种超脱官场束缚、追求自由的心境。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坦诚地表达了仕途中的矛盾心理——既要尽责,又渴望自由。最后"报恩非徇禄"的宣言,展现了古代文人可贵的气节。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