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讽刺古代高句丽向中原王朝进贡的场景,揭示了这种表面恭敬背后的劳民伤财。
开头两句说高句丽使者来朝贡,看似恭敬("脩裔夷职"指履行属国职责)。但接下来笔锋一转:中原天朝物产丰富得像大海一样,哪里需要你们那点微不足道的贡品("涓滴"比喻贡品之少)。运送贡品的船只首尾相连("舳舻相衔"),却让沿途百姓疲于应付("远近困供亿"指各地为接待使团而耗费人力物力)。
最后两句用两个生活常识作比喻:要止住沸水就该抽掉柴火("绝薪"),光靠舀水扬汤("扬汤")根本没用。这是在说:与其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的朝贡,不如直接停止这种无意义的往来。
全诗用日常比喻和反差对比(天朝物产如海vs属国贡品如滴水),生动揭露了古代朝贡制度虚耗民力的本质,展现了诗人务实的态度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