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独孤处士村居

江上园庐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林峦当户茑萝暗,
桑柘绕村姜芋肥。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乡村的简朴生活,通过对比批判了世俗名利的虚妄。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田园画卷:江边的小屋用荆条做门,男人赶牛耕田,妻子在家织布。门前树林藤萝茂密,村边桑树柘树环绕,姜和芋头长势喜人。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充满质朴的生活气息。

五六句用"几亩稻田"和"两间茅屋"这种极简的物质条件,突出隐士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在隐士眼中,几亩薄田就是全部产业,简陋茅屋就是心灵归宿,这种知足常乐的态度与世俗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反问语气点明主旨:何必沾染世俗风尘,到老还要为是非得失争论不休?诗人通过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反衬出官场名利的虚妄。茑萝缠绕的树林、桑柘成荫的村庄,这些自然意象都成为隐士高洁品格的象征。

全诗语言平实如话,但通过"荆作扉""鸣机"等生活细节的刻画,以及稻田茅舍的意象选择,成功塑造出一个超脱物欲的精神世界。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其实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