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尹典试广东二首 其二

七千里外动征轮,寒薄重裘雪洗尘。
疏柳爱飘江上笛,早梅催发驿前春。
名场后进虽多士,诗社前游顿少人(时药亭元孝翁山俱下世)。
珍重老兄留眼望,苏家门下要张陈(文潜无已皆子由门下士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弟弟德尹去广东主持科举考试时写的,充满了对弟弟的牵挂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前四句描绘了弟弟远行的场景:七千里外的漫长旅途,寒冷的天气里穿着厚皮袄,雪花洗净了路上的尘土。江边稀疏的柳枝随风飘舞,驿站前的早梅已经绽放,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用"早梅催春"的意象,既点明出行时节,也暗含对弟弟此行的美好祝愿。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感慨文人圈子的物是人非:科举考场上虽然新人辈出,但当年一起吟诗作对的老朋友却相继离世。括号里提到的药亭、元孝、翁山都是已故文友,这种今昔对比透露出深深的怅惘。

最后两句笔锋再转,以兄长口吻叮嘱弟弟: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我等着你回来。借用苏轼兄弟门下张耒、陈师道的典故,既夸赞弟弟的文才,又表达了手足情深。全诗在离愁中带着温暖,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更有对弟弟未来的期许,展现了真挚的兄弟情谊。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