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贲赴渭州机宜

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
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
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送别朋友黄贲去渭州任职时写的,字里行间既有对朋友的鼓励,也流露出真挚的关心和期待。

开头两句很谦虚,诗人说自己没什么才华,但还是想对朋友说几句心里话。他庆幸能结识黄贲这样优秀的人,言语中透露出对朋友的欣赏。

中间四句是重点。诗人想象朋友赴任路上的场景:夏日炎炎,要翻越千山万水,但相信朋友能把朝廷的仁政带到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和气流民"这个说法很形象,意思是朋友会把和谐的氛围带给当地百姓。接着诗人说,朋友是带着皇帝的命令去上任的,到了那边一定能和贤明的长官配合好工作。

最后两句是祝福和期待。诗人希望朋友能用智慧维护边疆安宁,既能报答朝廷的信任,又能建立功业,实现忠孝两全。这里的"前筹"指的是提前谋划,"边陲静"就是边疆太平的意思。

整首诗就像现代人送别好友去外地工作时说的贴心话:先夸对方能力强,再叮嘱路上小心,最后鼓励对方好好干,既对国家有贡献,也实现个人价值。诗人用朴实自然的语言,把送别时那种既不舍又期待的心情表达得特别到位。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