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宋高宗赵构去世的挽词,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分析如下:
时间与哀思
开头"七月来同轨"点明高宗在七月去世,全国上下同悲。"因山俭德昭"说高宗崇尚节俭,这种美德像山一样高大明显。
历史典故的运用
"尧丧三载慕"用尧帝去世百姓怀念三年的典故,比喻人们对高宗的深切哀悼;"禹葬百神朝"借大禹葬礼连神明都来祭拜的传说,形容葬礼的庄严隆重。
皇家仪仗的落寞
"寂寞龙楼閟"写皇宫空寂,皇帝专用的龙楼大门紧闭;"凄凉凤辇遥"说皇后凤辇(车驾)远去,充满物是人非的凄凉感。
百姓的真情流露
最后两句最动人:臣民的泪水像雨水般洒落,悲痛之深甚至让钱塘江潮都染上血色。这里用夸张的"血洒浙江潮",既呼应钱塘江的地理特色,又强烈表达了全民痛失君主的悲怆。
全诗通过时间、典故、场景、情感四层递进,既有皇家葬礼的庄重,又饱含人性化的哀思,最后用震撼的自然景象收尾,让读者感受到超越时代的生死之痛。
李祥
(1128—1201)常州无锡人,字元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簿。历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除湖南转运副使,寻为言者劾罢,以直龙图阁致仕。卒谥肃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