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检讨招诸同年集六枳园对菊即席分赋得颜字(戊辰)

可怪南邻冯检讨,酒钱肯为谪官悭。
尽除帘额虚窗白,乱插篱根细菊斑。
新雨不来那在眼,故人相对且开颜。
近年同脱趋朝籍,漏鼓频催独后还。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菊花酒会和朋友的欢聚时光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六枳园中菊花盛开的美景和朋友们欢聚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感慨。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可怪南邻冯检讨,酒钱肯为谪官悭。”描述了诗人对朋友冯检讨的惊讶之情。诗人觉得冯检讨居然肯为被贬职的官员慷慨解囊,拿出酒钱来举办聚会,这出乎他的意料。这里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可能也曾是谪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通过这次的聚会重拾了生活的乐趣。

次句“尽除帘额虚窗白,乱插篱根细菊斑。”描绘了六枳园中的景象。诗人将园中的帘额全部除去,让室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窗外白色的菊花随意地插在篱笆根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尽除”和“乱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品味。

第三句“新雨不来那在眼,故人相对且开颜。”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的场景。虽然新的雨水没有如期而至,但眼前的美景和朋友的相聚已经足以让诗人开心。这里的“且开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最后一句“近年同脱趋朝籍,漏鼓频催独后还。”回顾了诗人与朋友们近年来脱离官场的生活。他们不再受朝中的规矩束缚,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即使夜深了,漏鼓声频繁催促,他们仍然不愿离去,独自留在园中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六枳园中的美景和诗人与朋友的欢聚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