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别落第归乡的亲戚李六丈,字里行间充满秋日的萧瑟和离别的愁绪。
前两句描绘深秋景象:高城上落叶飘零,远处传来捣衣的砧声,酒醉后更觉离情难舍。这里用"寒砧"这个典型秋日意象,立刻让人感受到凉意和孤寂。
中间四句解释李六丈归乡的原因:他并非没有才华(暗用司马相如曾为上林赋的典故),而是像嵇康弹奏广陵散一样,心中另有所属。此时边疆战事未平("兵戈色"),年末将至更思念家中儿女。这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流露出普通人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最后两句写矛盾心理:本想和李六丈一同归隐("联飞振羽"),却因贪图微薄俸禄未能辞官。这种"想走又不能走"的纠结,真实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隐之间的挣扎。
全诗用秋景烘托离情,通过典故和对比,既表达了对他人的理解,也坦陈自己的无奈。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在现实压力下依然保持的真挚情感,以及每个普通人都能体会到的"身不由己"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