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沧桑画面,用几个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感慨。
前两句写眼前景物:古老的柳树不知被栽种过多少次,蚂蚁筑起的小土堆像坟包一样隆起。这里用"古柳几番栽"暗示时光流转,而"蚂蚁坟高"的微小与荒凉,反衬出历史的宏大与寂寥。
后两句转入历史回忆:如今只剩下元朝的铁狮子,曾经见证过延祐年间帝王晾鹰的盛况。"铁狮子"作为沉默的见证者,与早已消失的"晾鹰台"形成对比,突显了繁华易逝、唯有遗迹长存的唏嘘。
全诗妙在从小处着笔——蚂蚁、柳树、铁狮子都是寻常事物,却串联起朝代更替的大主题。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这些静默的景物自己说话,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当年帝王晾鹰的豪迈场景,如今只剩下一堆黄土和不会说话的铁狮子,连见证者都显得那么渺小。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比直接感叹"物是人非"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