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诗通过两个历史典故,巧妙揭露了权贵阶层的阴暗面。
上联"金谷筵因孙秀罢"讲的是西晋首富石崇的故事。他在金谷园举办奢华宴会时,因得罪权臣孙秀而被抄家灭门。这里用"金谷筵"象征富贵生活,用"孙秀"代表仗势欺人的权贵,暗示再多的财富在强权面前也不堪一击。
下联"外家狱与灌夫连"引用汉代灌夫的遭遇。这位将军因得罪皇亲国戚(外家)被诬陷下狱处死。诗人用"外家狱"点明特权阶层的无法无天,用"灌夫"代表正直敢言之人,揭示权势集团对异己的残酷打压。
两联共同构成强烈对比:权贵们可以随意中断富豪的宴席(上联),也能轻易将功臣投入大狱(下联)。诗人不直接批评时政,而是通过历史镜鉴,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现实中的权力腐败。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既避免直白说教,又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展现出传统诗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