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子华云山歌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
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
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
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
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
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
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
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
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
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
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
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
呜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赞美唐代画家唐子华的画作,以及他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成就。下面我尽量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人说“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意思是说在唐代,赵公子的画作是无人能及的,他是当时画坛的佼佼者。

接着,诗人解释了赵公子画得那么好的原因:“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意思是说赵公子的画作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胸中有丘壑,也就是说他的画作来源于内心的感悟和情感。

诗人认为,书画艺术其实是一种心画,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丹青:“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这里的“政”是“正”的意思,诗人强调,真正的艺术不是仅仅靠技巧,而是要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诗人提到了刘与商两位画家,但认为他们的作品并不值得一看:“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意思是说,虽然当时有其他画家,但他们的作品与赵公子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然后,诗人称赞唐子华是吴兴地区的杰出人才,他的画作受到了郭熙和李成的启发:“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这里的“唐侯”就是唐子华。

诗人说唐子华在画长松和平远山水方面已经很有造诣,后来又学习了歙州的山水画法:“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这里的“工”是“擅长”的意思。

唐子华后来又向董北苑学习,并将房山的画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这里的“师”是“学习”的意思。

诗人认为,唐子华的绘画技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炉火纯青:“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这里的“绝艺”是指超凡脱俗的技艺。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唐子华画作中的一幅山水画:“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这幅画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石头嶙峋的山水景象。

诗人想象了画中的情景:“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意思是说,画中的牛羊还未归来,樵夫正从山里出来,房屋窗户透出微弱的光线,显得十分寂静。

诗人说这幅画没有标注年份,似乎是一位年迈的画家在乡里创作的:“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这里的“要是”是“似乎”的意思。

诗人感慨道,天地广阔,江海空旷,后人的作品无法与前人相比:“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这里的“续”是指延续、传承。

最后,诗人为唐子华的画作题诗,表达了对他的赞叹和敬意:“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这里的“叹息”是感慨的意思。

最后一句“呜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诗人感叹赵公子已经去世,而唐子华的画作仍然流传于世,足以让人感到欣慰。

总之,这首诗通过赞美唐子华的画作和技艺,表达了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已经离世的大师的怀念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