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郢访张学宾因睹旧句有感

此君尝识面,阅八载重来。
倦鸟欣曾宿,栖鸾去不回。
墙阴余旧墨,砌下长新苔。
多谢东屏主,时时为拂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时隔八年重访老友张学宾故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着物是人非的怅惘。

前两句像老友重逢的寒暄:"这位先生我曾见过,没想到八年后又来了",用平淡的语气拉开回忆序幕。三四句用"倦鸟"和"栖鸾"两个比喻形成鲜明对比:当年像归巢倦鸟般欢喜住过的屋子还在,但像凤凰般高洁的老友却永远离开了,一喜一悲之间藏着深深怀念。

五六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沧桑变迁:墙上还留着老友当年的墨迹,但台阶下已长出新苔藓。"旧墨"是记忆的见证,"新苔"是时光的痕迹,新旧交织中显出人事已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温暖:特别感谢现在的主人(东屏主),时常打扫这间充满回忆的屋子。一个"拂埃"(擦灰尘)的动作,既写出现主人的体贴,也暗示作者对过往记忆的珍视——有人帮忙拂去的不仅是实物灰尘,更是岁月积尘的感伤。

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拍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词藻,只是平静记录旧地重游的画面,但每个镜头都浸透着对老友的思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深情——明明心里翻江倒海,却只轻描淡写地说"墙上有他写的字""台阶长了青苔",这种含蓄反而让离别之苦更显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