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人想为学者黄宗羲(号梨洲)刻墓碑,但还没完成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儿子继承遗志完成了这件事。
首联"此志高州恨未成,尊公諥委最伤情"是说:这位五岳游人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刻完墓碑,现在他去世了("尊公諥委"委婉表示死亡),让人特别伤感。
颔联"墓门长作呜呼字,宰木谁传恸哭声"用墓碑上常见的"呜呼"二字,暗示生死无常。后句说墓前树木随风作响,像是后人的哭声,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颈联"再世證人宁坠地,百年报本克寻盟"最有深意:前句说黄宗羲的学术精神("证人"指他的书院名)不会失传,后句说百年后仍有人继承遗志,就像履行古老的盟约。
尾联"秪愁东国人伦重,惭愧中郎任丽牲"是作者自谦:担心自己文笔配不上黄宗羲的德行("东国人伦"指黄的美德),就像觉得自己不配像蔡邕(中郎)那样为伟人写碑文。
全诗通过"未完成的遗愿-后人完成-精神传承"这条线,歌颂了文化传承的可贵。用墓碑、树木等具体意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既有对逝者的哀思,又有对文化薪火相传的欣慰。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