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朋友家借宿时被老鼠骚扰的烦恼事,语言幽默接地气,把生活中常见的窘况写得活灵活现。
前四句像个小剧场:夜深人静油灯发青时,饿老鼠开始出洞。它们打翻碗碟的哐当声,直接把睡梦中的人吵醒。这里用"灯青"这个颜色词特别妙,既写出深夜灯光的冷清感,又暗示环境阴森适合老鼠作案。
中间两句是受害者的心理活动:既担心笔墨纸砚被糟蹋,又害怕书架上的书被啃坏。通过"唯愁""又恐"的递进,把读书人对老鼠破坏文房用具的焦虑写得特别真实。
最后神来之笔:天真的孩子学猫叫想吓跑老鼠,结果根本没用。这个画面既滑稽又温馨,"痴儿"的憨态和"诚已拙"的评价形成反差萌,让整首诗从抱怨变成了带着笑意的无奈。就像现代人遇到蟑螂时,小孩拿着玩具水枪说要打蟑螂一样可爱。
全诗把古代文人遭遇"鼠灾"时的狼狈相写得妙趣横生,没有刻意卖弄文采,就像在唠家常。最厉害的是最后突然插入"痴儿"这个意外角色,让普通的闹鼠事件瞬间有了生活温度,可见诗人对日常细节的捕捉能力。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