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贫困却自得其乐的隐士形象,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自顾摧颓客,仍居寂寞滨"像一张自拍:诗人说自己是个落魄的流浪汉,独自住在荒凉的河边。用"摧颓"形容自己的憔悴,"寂寞滨"点出居住环境的冷清,但"仍"字透露出他安于现状的坦然。
中间四句是生活特写:月光下仆人很少抱怨(说明主仆都穷得没脾气),年底妻子总为生计发愁;喝醉后写诗像做梦一样随意,灯光中在墙上涂鸦就当画了神像。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清贫生活中的小乐趣,妻子愁苦与诗人自娱形成有趣对比。
最后两句"渔樵吾所喜,相见即情亲"是点睛之笔:诗人说就爱和打渔砍柴的粗人交朋友,见面就觉得亲。这既表现了他远离权贵的志趣,也暗示在平凡人身上才能找到真诚。全诗用家常话写隐居之乐,贫困中透着幽默,孤独里藏着温暖,就像看一个穷开心的老头在跟你唠嗑。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