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开头用啼叫的黄莺和流动的溪水带出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万顷春华一梦中"用夸张手法表现繁花似锦的春天就像一场短暂的梦。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落花的命运:花香随着号角声飘散,愁绪透过门窗渗入屋内,被风吹落的花瓣无法回到青草上,晚霞中也难再现花朵的娇艳。这些意象都在强调美好事物的脆弱和不可挽回。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回头看看,繁华景象能持续多久呢?只有新长出的绿叶在暖风中摇曳。这里用"碧条簇簇"的新生景象与凋落的花朵形成对比,暗示生命循环不息的自然规律。
全诗用落花比喻人生荣华,语言优美但情感深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再美好的事物也终将逝去。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