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公谨见寄 其三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疏。
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
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馀。
洗髓蹑阆苑,游于物之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周公谨的酬答之作,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开头两句"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疏"是说:我们像仙人般超脱世俗的友谊,从来不曾疏远。这里用"仙人"比喻友谊的纯洁高雅。

中间四句用比喻手法写朋友间的赠答:你送我如孤芳般高洁的诗篇("孤芳篇"),我回赠象征长寿的蟠桃("蟠桃实")。"一尝千载馀"形容这份情谊能流传千年。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让我们洗净尘俗("洗髓"),携手遨游仙境("阆苑"),回归生命最初的本真状态("物之初")。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全诗用仙境的意象赞美友谊,把普通的赠诗答谢写得超凡脱俗。通过"孤芳"、"蟠桃"、"阆苑"等美好意象,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会友、心灵相通的高雅情趣。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