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七月自大梁东归感喟成诗用以自赠二首 其一

飘零淮楚逾河朔,转徙幽州更大梁。迢递关河双去雁,古今岐路几亡羊。

时无燕赵悲歌士,坐有邯郸挟瑟倡。但得翠娥深劝酒,不辞酩酊罄清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心境。

前四句用"飘零""转徙"等词,生动描绘了自己像无根浮萍一样在淮楚、河朔、幽州、大梁等地辗转流离的生活。"双去雁"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既写实景又暗喻自己像离群的孤雁,在漫长旅途中找不到归宿。"古今岐路几亡羊"则借用"歧路亡羊"的典故,表达人生路上充满选择与迷茫。

后四句转向现实处境。诗人感叹当下没有像古代燕赵之地那样的豪侠义士,身边只有邯郸倡优(古代歌舞艺人)作陪,暗示世风日下、知音难觅。最后两句"但得翠娥深劝酒,不辞酩酊罄清觞"写得最直白动人:只要有美人殷勤劝酒,就甘愿喝得大醉。这看似洒脱,实则透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借酒浇愁的无奈。

全诗用漂泊的孤雁、迷途的羔羊等意象,配合"悲歌士"与"挟瑟倡"的对比,将游子羁旅之愁、怀才不遇之愤、世态炎凉之叹都融进了酒杯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却仍要一醉方休"的矛盾心境,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人那份穿越时空的孤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