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其二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矛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时文人堆砌华丽辞藻的风气。

前四句用美食打比方:珍贵的紫驼峰没人认识,和普通鸡肉猪肉混在一起太可惜。现在你(指孔毅父)写的诗就像拼凑了山珍海味的"五侯鲭"(古代名菜),全是猩猩嘴唇、熊掌这些稀罕物——比喻诗句里塞满了生僻典故。

后四句更犀利:路边捡半截破枪就能用,何必专门开炉子打造兵器?意思是写诗贵在自然,就像随手捡的材料也能有杀伤力。最后两句直接说:关键看怎么运用这些材料,我要是用你这种方式写诗,能把你吓破胆——这是调侃对方堆砌辞藻的写法其实很外行。

全诗就像朋友间的毒舌吐槽:别显摆那些花里胡哨的典故了,真正的好诗应该像随手捡的"半段枪"一样自然有力。苏轼用烧烤大餐和破铜烂铁的对比,把抽象的诗学观点说得特别生动。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