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元日

客中逢改岁,不解是何乡。
时见悬门帖,春风动夜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外乡过年的孤独与陌生感,同时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

前两句"客中逢改岁,不解是何乡"直白地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过年的迷茫。过年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作者却独自在外,连这个地方是哪里都觉得陌生,凸显出游子的孤独。

后两句"时见悬门帖,春风动夜郎"通过两个细节展现了异乡的年味:看到别人家门口贴着春联,感受到春风拂过夜郎(贵州古称)。这些本该让人感到温暖的过年景象,反而更衬托出作者的孤寂——别人的热闹更显自己的冷清。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简单的场景传递复杂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而是通过"看不懂这是哪里"的困惑、"看到别人家贴春联"的对比,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乡愁。春风本应带来希望,但对游子来说,却只能勾起更多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许邦才

许邦才(生卒年不详) 字殿卿。明代济南历城人。年少读书时与同县李攀龙、殷士儋为友。他们志趣相投,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而对唐以前的古诗文却极喜爱,常一起到山涧丛林吟诗作赋,乡人目为怪。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许邦才举乡试第一,先授赵州知县,未到任,又上疏改调永宁知县。后迁德府长史,勘验牢狱。四十二年(1563年)转周府右长史,赏加四品服俸。许邦才善于诗文,常题诗于山林庙宇,内容多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其诗风格追随李攀龙。作品有《瞻泰楼集》、《海右倡和集》、《梁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