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客有以咏藕词见示,因用其原调赋此寄怀
情根乍断教谁续。
丝丝自成千缕。
搁岸萍疏,黏泥絮尽,秀色芳踪何许。
秋心恁苦。
怕尚有枯香,暗埋洲渚。
向晚潮生,画船痕没旧游处。
轻衫犹染茜色,记玲珑瘦玉,偏爱凉露。
约腕环宽,堆盘雪薄,曾耐半溪残暑。
沈鳞倦羽。
料寸寸相思,定难抛去。
往日双蕖,怨歌愁更谱。
丝丝自成千缕。
搁岸萍疏,黏泥絮尽,秀色芳踪何许。
秋心恁苦。
怕尚有枯香,暗埋洲渚。
向晚潮生,画船痕没旧游处。
轻衫犹染茜色,记玲珑瘦玉,偏爱凉露。
约腕环宽,堆盘雪薄,曾耐半溪残暑。
沈鳞倦羽。
料寸寸相思,定难抛去。
往日双蕖,怨歌愁更谱。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藕断丝连"为切入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旧情。
上阕开篇就点明主题:感情就像莲藕断了,但丝还连着。作者用"搁岸的浮萍"和"沾泥的柳絮"这些意象,暗示这段感情已经支离破碎。秋天的萧瑟更添愁绪,作者担心藕香还埋在沙洲里,就像旧情难忘。傍晚涨潮时,曾经同游的画船痕迹都被淹没,象征往事已逝。
下阕转入回忆。作者想起恋人穿着红裙的倩影,手腕上宽松的玉镯,还有一起分享的藕片。这些细节描写让回忆格外鲜活。"沈鳞倦羽"暗示感情已经疲惫,但"寸寸相思"却难以割舍。最后用"双蕖"(并蒂莲)的典故,道出这段感情就像哀怨的情歌,令人愁绪万千。
全词妙在将莲藕的物性与人情完美结合:藕断象征分离,丝连代表相思,枯香暗示余情,这些意象层层递进,把一段刻骨铭心却又无可奈何的感情写得缠绵悱恻。通过吃藕、戴玉等生活细节,让抽象的相思变得具体可感,读来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