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虞山祠

漓江秋谒上皇祠,今古平观世未移。
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
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
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漓江边参拜虞山祠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秋日漓江边的虞山祠,说从古至今世事看似没变,暗示社会问题依然存在。"民愠"二句用百姓的怨气与不停歇的秋风作对比,暗指民间疾苦无人化解,就像秋风不解人意般徒然吹拂。

中间写景很有画面感:山峦连着韶石,云霞迟迟不散;阴雨笼罩苍梧,大雁飞得很慢。这些迟缓的意象烘托出凝重氛围,暗示社会发展的滞缓。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贤明的治国之道(垂裳至治)应该像合身的衣裳般贴合百姓需求。作者瞻仰古迹时,对这种理想治世的向往油然而生。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巧妙对应:秋风不解民怨,阴雨阻碍雁行,都在暗示治国存在的问题。而云归晚、雁度迟的迟缓景象,又暗喻社会改革的迫切性。最后用"合身的衣裳"比喻良好治国之道,既形象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