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墨沼

芳沼清泉不断流,右军遗墨宛然留。何时得暇来临帖,为写经文道士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文人雅趣的场景,核心是借王羲之的典故表达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向往。

前两句写景:清澈的泉水在芳草池塘里流淌,仿佛还能看到王羲之当年洗笔留下的墨痕。这里用"墨沼"的传说(王羲之练字把池水染黑)营造出历史感,泉水与墨迹虚实相映,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书法圣地的灵气。

后两句抒情:诗人渴望能抽空来这里临摹字帖,甚至想为道士抄写经文。这种愿望既实在(临帖)又超脱(写经),把对书法的喜爱从技艺层面提升到精神追求。特别是"道士收"这个细节,暗示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可以供奉的修行。

全诗妙在把日常的练字写得风雅脱俗:泉水成了艺术传承的象征,临帖变成了与古人对话,写字升华为修道。普通人读来既能想象那个墨香氤氲的池塘,也能体会到中国人对书法那种近乎虔诚的敬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