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田野有作

郊野肃凉飙,晨朝溢霜露。
驱车向高原,偶然过田父。
喜我相经过,坐我茅檐下。
论谈未移时,长跪自陈诉。
区区鄙野人,衰朽谁复顾。
一女嫁远方,二男在边戍。
力耕以自供,晨餐夕无措。
未知身死日,弃置在何所。
幸逢朝廷恩,优诏免租赋。
嬉游且自娱,聊复保朝暮。
听言思慷慨,贱子愧尸素。
三时饱大官,累岁佩华组。
岂公田野翁,老大益辛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诗人在郊外偶遇一位老农的对话场景,通过老农的自述反映了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相遇场景(前4句):秋天清晨,诗人驾车经过田野,遇到一位热情的老农,邀请他到茅屋下聊天。

2. 老农诉苦(中间12句):老农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困境——女儿远嫁、两个儿子在边疆当兵,自己年老体衰还要辛苦耕作,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朝廷免除了他的赋税。

3. 诗人感慨(最后6句):听到老农的话,诗人感到惭愧。想到自己常年吃着官粮、穿着官服,却不如这位老农勤劳辛苦。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朴素的语言展现真实生活,老农的话就像平常聊天一样自然
- 通过对比手法(官员vs农民)凸显社会不公
- 结尾的自我反思让诗歌更有深度,不是简单同情,而是引发读者思考
- "晨餐夕无措"(早上吃了饭,晚上就没着落)这样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真切感受到老农的困苦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古代农民的生活困境,也感受到一个有良知的官员的自省,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