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

筑地作盐池,池光朝滟滟。
不闻烟火声,天地自烹鍊。
微风从南来,雪花积璀璨。
上以充君疱,下以供征缮(岁有白盐进贡。)。
余波及闾阎,古制良甚善。
不知自何年,招集来商贩。
骄奢拟王侯,奴隶视州县。
计口派食盐,锱铢入奇算。
百钱不盈盎,况乃泥居半。
哀哀墟里人,味不充藜苋。
荷锸者谁子(谓灶户也。),搰搰泥没骭。
盐成不敢收,指挥听垄断。
两间有美利,本为生民便。
安知兼并徒,奇货思独擅。
造物忌满盈,朝廷树纲宪。
不见囹圄中,囚首发覆面。
君子贵知足,小人戒无厌。
寄语谢持筹,前车勿再践。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盐池为切入点,深刻揭露了古代盐业垄断对社会底层的剥削。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八句描绘盐池自然美景:阳光下的盐池波光粼粼,像天地自然烹煮出的雪花般晶莹。这些盐既供奉皇室,又供给军队,还能惠及百姓,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中间十六句笔锋突转,揭露盐商垄断后的黑暗:商人获得经营权后骄奢淫逸,像对待奴隶般压榨百姓。强制按人头卖盐,短斤少两(百钱买不满一盎司),百姓连野菜都吃不起。盐工们("荷锸者")在没膝的泥水中劳作,产出的盐却要全部上交盐商。

最后八句是作者的议论警示:自然资源本应造福百姓,却被奸商独占。警告这些贪婪之徒("持筹者")看看牢里披头散发的囚犯,知足常乐才是正道。全诗通过盐业变迁,反映了古代官府与民争利的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