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山水的绝美风光,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情怀。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一样,先给了一个全景:高耸的石壁像屏风一样立在江心,山腰处藏着精巧的亭台楼阁和幽深洞穴。这里用"障"字特别生动,仿佛石头是有意站在那里挡住江流。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居住环境:房屋被群山环绕,仿佛能触摸日月;门前江水环绕,见证着四季轮回。最妙的是"种松渐老龙鳞色"这句,把老松树皮比作龙鳞,既写出松树的苍劲,又暗含对隐士风骨的赞美。提到"解绶"(辞官)和"栗里"(陶渊明故居),透露作者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结尾两句最有意思:高高悬挂的床榻暗喻清高品格,反问"谁能住在这里",其实是在说只有像自己这样淡泊名利的人才配住。最后用"曲江庙界"的典故,暗示自己虽然身在山水,但依然心系天下,随时准备为国效力。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粗犷的山石,也有精巧的亭台,更藏着作者既想隐居又不忘家国的复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山水间找到精神归宿的喜悦,以及对品格操守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