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刺客聂政的故事,用最直白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形象。
前两句"匹夫负勇气,义侠报人仇"是说:一个普通老百姓(匹夫)凭着一腔血性(负勇气),为了正义(义侠)去帮别人报仇。这里突出的是聂政作为平民的朴素正义感,他不是为了名利,纯粹是路见不平。
后两句像动作电影镜头:"提剑冲阶上"——握着剑冲上台阶;"呼声斩相头"——大喊着砍下宰相的脑袋。诗人用"提""冲""呼""斩"四个动词,像连环画一样把刺杀过程写得又猛又快,让人仿佛听见剑刃破空的声音,看见聂政怒吼着杀敌的场面。
整首诗20个字就像一把出鞘的剑,寒光凛凛。没有废话,不写背景,不抒情,就用最干脆的动作描写,让一个快意恩仇的侠客形象从纸上跳出来。这种写法特别符合聂政这个人物的性格——要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
普通人读这首诗,马上能感受到那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精神,虽然事情发生在两千年前,但这种"为正义拼命"的热血感,今天依然让人心头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