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美弟杜门信州移文乞休赋此寄之 其三
彭蠡汇大江,洪波浩洋洋。
零雨久滞淫,牛斗摄其光。
匣中双飞龙,生不铲名王。
一旦埋槁壤,时时啸寒霜。
□□貌若兰,不因风菲芳。
盛年中自失,垂晚怨朝阳。
逝晷不我还,抚壮当自详。
无为爱一壑,坐使玄鬓苍。
零雨久滞淫,牛斗摄其光。
匣中双飞龙,生不铲名王。
一旦埋槁壤,时时啸寒霜。
□□貌若兰,不因风菲芳。
盛年中自失,垂晚怨朝阳。
逝晷不我还,抚壮当自详。
无为爱一壑,坐使玄鬓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用豪迈又略带忧伤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开篇用壮阔的鄱阳湖(彭蠡)汇入长江的景象,比喻人生如同浩荡洪流。但紧接着"零雨久滞淫"暗示现实困境——就像连绵阴雨遮蔽了星辰光芒,暗示弟弟怀才不遇的处境。
"匣中双飞龙"四句最精彩:把弟弟比作藏在剑匣里的宝剑(双飞龙),本应上阵杀敌(铲名王),却被埋没在枯草堆中,只能对着寒霜鸣啸。这里既赞美了弟弟的才能,又对他不得志表示惋惜。
后八句是兄长的人生建议:先用兰花作比,说真正的高洁不需要外界认可(不因风菲芳)。然后直言弟弟正值壮年却迷失方向(盛年中自失),劝他不要像老人般抱怨(怨朝阳)。最后给出解决方案——珍惜时光(逝晷不我还),在壮年时好好规划人生(抚壮当自详),不要为贪图安逸(爱一壑)而虚度光阴,等到黑发变白(玄鬓苍)才后悔。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既有"大江""飞龙"的豪放笔触,又有"零雨""寒霜"的细腻渲染。兄长用"宝剑蒙尘"的比喻既维护了弟弟尊严,又点出问题所在,最后温暖的劝诫展现了传统家庭中长兄如父的关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