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之酒其味淡,名则美矣理可勘。
入盏只疑错著水,不数鹅黄琥珀艳。
夜倾一斗未醮人,软饱三升翻按剑。
刘子何曾荷锸埋,王绩安得醉乡占。
去冬鸱𡰥挂后车,雪叶掌大杯潋滟。
浮白无算地垆红,老眼昏花向铅椠。
才得半酣却易醒,客愁不眠生万念。
乃知此物贵醇浓,青州平原问酒监。
□州胡为攫美名,事无定评多欺赚。
海内流涎损重价,大是春秋吴楚僣(用放翁语)。
非将清流投浊流,病在一薄无由砭。
虎豹雄姿文陆离,奚取信狺长喙猃。
归谋曲米漉瓦盆,葛巾糟床百不憾。
遵依西凉蒲萄法,远胜白堕新丰店。
茗艼拍手笑如泥,个中妙理觞非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酒"为主题,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批评了一种名不副实的劣质酒,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好酒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王绩安得醉乡占")吐槽劣质酒:这种酒虽然名字好听,但味道淡得像掺了水,颜色也不好看,喝再多也不醉人,反而让人想发火。作者调侃说,这种酒连古代著名的酒鬼刘伶和王绩都不会喜欢。

第二部分("去冬鸱𡰥挂后车"到"大是春秋吴楚僣")回忆好酒:作者想起去年冬天喝的好酒,雪天围着火炉痛饮,喝得老眼昏花却很开心。对比现在这种劣质酒,才喝半醉就醒了,反而更愁。作者认为好酒贵在醇厚,而这种劣质酒就像春秋时代吴楚两国冒用王号一样,徒有虚名。

第三部分(最后几句)表达酿酒决心:作者决定自己动手酿酒,要用传统方法做出真正的好酒,比市面上的酒都好。最后想象自己喝醉后拍手大笑的快乐场景。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化的比喻(如"错著水""按剑")让批评生动有趣
2. 通过对比(劣质酒vs回忆中的好酒)强化观点
3. 结尾的自我酿酒计划展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4. 全诗带着调侃的语调,让批评不那么严肃,读来轻松有趣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刘伶、王绩)和典故(吴楚僭越)都是为说明"名不副实"这个核心观点服务的,即使不了解这些背景,也不影响理解诗的主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