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捕鸟的网(罗)作为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生存道理。
前四句说:张开捕鸟网,网放在山上,小鸟就遭殃;网放在地上,大雁就倒霉。这里用"小鸟"和"大雁"代表普通人,说明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活在世俗规则的"网"中,就难免受到束缚和伤害。
后四句笔锋一转:只有凤凰这样的神鸟,能展翅高飞万里,千年才出现一次。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你们尽管张网吧,但对能翱翔九天的凤凰又能怎样呢?
这首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日常捕鸟的场景,比喻人生困境
2. 通过对比普通鸟和凤凰,揭示两种生存态度
3. 鼓励人们突破世俗束缚,像凤凰一样追求更高境界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句"柰此凤者何"(能拿凤凰怎么办),充满对自由精神的赞美,传递出: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被世俗的罗网困住。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