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高桥门

雁度关山玉塞横,秋高天表物华清。
林开虎帐旗亭远,江转龙城水殿明。
常怪秣陵多紫气,遥从仙掌望金茎。
秦淮日落寒潮起,南浦芙蓉镜里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南京高桥门的壮美画卷,充满历史厚重感与自然灵动的交融。

开篇以"雁群飞越边关"的辽阔画面拉开序幕,玉门关般的雄浑景象暗示南京作为古都的军事地位。秋高气爽时节,天地间万物都显得格外清朗。

中段镜头转向人间:军营的旗帜在林间若隐若现,长江蜿蜒流过古城,水面倒映着宫殿的辉煌。诗人特别提到总惊讶于南京(秣陵)上空萦绕的祥瑞紫气,就像遥望汉武帝求仙的金铜仙人掌——这些意象暗喻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神秘气质。

结尾处笔锋转向暮色:秦淮河上落日余晖中,寒潮初涨,诗人在南浦看到荷花仿佛在明镜般的水面穿行。这个唯美画面将历史沧桑与自然永恒完美融合,荷花"镜里行"的灵动描写尤其精妙,让整首诗在时空交错中收束得余韵悠长。

全诗通过"关山-军营-宫殿-秦淮"的空间转换,配合"秋日-暮色"的时间流动,把南京的地理特征、历史底蕴和诗人感悟编织成一幅立体的金陵秋色图。紫气、金茎等典故的化用不露痕迹,使怀古之情自然流淌在景物描写中。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