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过石塘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起伏与心境的变化。
首句“万石中通一线流”,形象地描述了一条狭窄的河流穿行在万根巨石之中,象征着艰难的旅程。这条“一线流”的通道虽窄,却生生穿过了重重阻碍,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总能找到一条通路。
接下来的“千盘百折过孤舟”,进一步描绘了穿过这片险峻水域的艰辛。无数曲折蜿蜒的水流,就像是人生的曲折和挑战,而“孤舟”则代表了船上的旅人,他们孤身一人,需要独自面对这些困难。
“滩头未下人犹笑”,在船行至尚未进入险滩之前,大家还都笑着谈笑风生,这说明他们对即将面临的挑战还没有太大的忧虑。然而,“下了滩头始觉愁”则揭示了进入险滩后,人们才真正感受到其中的艰难与挑战带来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旅程中的起伏及人们心境的变化,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许在开始时我们还保持着信心和乐观,但当真正面对挑战时,才更能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不易。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