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宛怀伯母

别后长相思,五见月圆夕。
莲衣堕冷红,梧叶飘凄碧。
黯然离愁生,苍茫秋水隔。
昨枉锦字书,言言胜药石。
自惭经爨材,重荷知音惜。
欲寄万种情,情长嫌纸窄。
花影倚阑横,凉月穿帘白。
不寐独徘徊,天涯渺咫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远方伯母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我用简单的话帮你理解:

1. 时间线:诗人已经和伯母分别很久,期间经历了五次月圆(约五个月)。秋天来了,莲花凋落、梧桐叶黄,更添思念。

2. 情感变化: - 先写收到伯母来信的感动(信像良药一样治愈人心) - 接着惭愧自己才能有限(自比烧火用的普通木材) - 又感动于伯母的赏识(把自己当知音) - 最后陷入"想说的话太多,信纸都写不下"的甜蜜烦恼

3. 画面感强: - 红色莲花瓣飘落 - 碧绿梧桐叶飞舞 - 月光下白色窗帘透亮 - 睡不着的人在花影里徘徊

4. 最妙的是结尾:虽然人隔天涯,但因为思念太深,感觉对方就像在眼前一样。这种"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的感觉,很容易引起共鸣。

全诗用秋天景物烘托思念,把收到信时的欣喜、自谦、感激、夜不能寐等复杂心情写得层层递进,最后用"天涯咫尺"的对比收尾,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