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首

金佛不度炉,穷源有处无。
木佛不度火,浑崙齩不破。
泥佛不度水,何处不是你。
真佛屋里坐,赵州言是祸。
水牯会耕田,黄牛能拽磨。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通过佛与世俗事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现实的独特见解。

1. “金佛不度炉,穷源有处无。”
这句诗表达了金佛并不依赖炉子来度化。这里的“金佛”象征着佛法和真理,“不度炉”则意味着它不需要通过世俗的方式或手段来展现或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穷源有处无”则暗示着真理的源头是深不可测的,无法用有限的认知去完全把握。

2. “木佛不度火,浑崙齩不破。”
这句诗描绘了木佛不需要经过火的考验。这里的“木佛”同样象征着某种精神或哲理的存在,“不度火”意味着它不会受到世俗诱惑或考验的干扰。而“浑崙齩不破”则表达了这个理念或哲理是坚不可摧的,无法被任何外界力量破坏。

3. “泥佛不度水,何处不是你。”
泥佛不会在水中溶解或消失,无论在哪里,它都是存在的。这句话表达了真理或佛法的普遍存在和永恒不变。无论身处何处,真理都与我们同在。

4. “真佛屋里坐,赵州言是祸。”
真正的佛法或真理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心中。然而,有时候我们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或仪式,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体验。这里的“赵州言是祸”可能是对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一种警示。

5. “水牯会耕田,黄牛能拽磨。”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水牯和黄牛这两个普通的动物进行劳作,表达了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这暗示着真理并不只存在于高深的佛法中,它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现实的理解。它告诉我们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高深的佛法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真实体验,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或仪式。这首诗的精髓在于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真理的普遍性和实际性,使读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真理的存在。

释择崇

释择崇,号常庵,宁国府(今安徽宣州)人。住饶州荐福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黄龙德逢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