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公佐

残生伤性老耽书,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示公佐》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境遇。接下来我会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开篇“残生伤性老耽书”,用直白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年岁已高的人,身心疲惫但仍然沉迷于书籍之中。这里的“残生伤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身心疲惫的感慨,而“老耽书”则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接着,“年少东来复起予”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自己,从东方来到此地,重新振作起来。这里有一种对年轻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重新开始的渴望和决心。

然后,“各据槁梧同不寐”,槁梧指的是坐榻或坐椅,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和公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对话对象)一起坐在夜里,无法入睡。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深夜交谈、思想碰撞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心灵的交流。

最后,“偶然闻雨落阶除”,这里的“偶然闻雨”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雨落在台阶上的声音打断了夜的宁静,也打断了诗人的思绪。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友情、以及生活的细节。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魅力。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