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洞
万山如奔马,到此一水束。两岸绝壁相对峙,巨石中涌疑虎伏。
雷轰电骇浪花溅,水势争与石势触。石怒水号两不让,阴云惨淡生觳觫。
楚南估客不敢上,千帆夜泊沅溪曲。负戴纷纷越山岭,崎岖恍如蚁缘木。
瞿塘滟滪古绝险,轩然大波高于屋。龙骧万斛日经过,怪此汹涌断往复。
崔巍古庙覆苍苔,居人争伺溪洞开,呜呼诸葛何时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险峻壮观的峡谷景象,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用"万山如奔马"形容群山连绵起伏的磅礴气势,而峡谷就像突然收紧的缰绳,把奔腾的山水束缚在一起。两岸峭壁对峙,河中巨石像猛虎般潜伏,浪花飞溅如同雷电交加,水和石头仿佛在激烈搏斗,谁也不让谁,连天空都变得阴沉可怕。
商人们不敢行船,只能夜间停泊,背着货物翻山越岭,像蚂蚁爬树一样艰难。这里比著名的瞿塘峡、滟滪堆还要险恶,大浪高过房屋,就连大船经过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的水流如此汹涌?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长满青苔的古庙,当地居民都在期盼着溪洞打开,呼唤着诸葛亮何时再来。这里暗含深意,既表达了对险恶环境的无奈,也寄托了对能人治水的期盼。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自然力量的生动刻画,把静止的山水写得充满动感和斗争性。同时通过商人的畏惧和百姓的期盼,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战胜自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