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云游四方的洒脱生活,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僧人乘船东渡,海潮汹涌,但通往灵鹫山的玄妙之路并不遥远。这里用"浮杯"形容小船随波逐流,暗示僧人随缘自在的心态。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僧人十年江湖游历的见闻:五座名山的清风明月仿佛在向他招手,他在猿猴啼叫的溪涧边漫步,在古人放鹤的亭台旁走过断桥。这些意象既写实又富有禅趣,表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两句是高潮:当登上最高的妙高峰远眺时,看到昙花在天空绽放,花雨洒落云霞之间。这个梦幻般的画面象征着修行者达到至高境界时所见到的奇妙景象,昙花一现的短暂与天雨永恒的对比,暗含佛法无边的深意。
全诗通过僧人云游的足迹,将现实山水与佛教意境完美融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超脱,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自在逍遥的心境和佛法的博大精深。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