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望蒙阴诸山

好山半不名,背郭互起伏。
停鞭一回望,始知山色绿。
高树摇残霏,幽筠媚新沐。
阳岫窜惊雉,阴崖走跂鹿。
崇睇渺兰坂,陂转碍旷瞩。
烟霞缭其外,不辨岩与谷。
微闻溪涧声,急溜奏琴筑。
安得郭熙笔,皴碧入绡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沂州远望蒙阴群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艺术化的表达。

开头四句写诗人发现这些山大多没有名字,它们背靠城池连绵起伏。停下马鞭回头一看,才注意到山色如此青翠。这里通过"半不名"暗示这些山虽美却无人赏识,而"始知"二字生动表现了突然发现山色之美的惊喜。

中间八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山间景致:高大的树木摇曳着残留的云气,幽静的竹林像刚洗过澡般清新可爱。阳光照耀的山坡上野鸡惊飞,背阴的山崖间鹿儿轻快地跑过。远望山间小路若隐若现,转弯处又挡住了开阔的视野。烟霞缭绕在山外,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岩石哪里是山谷。隐约听到溪涧的水声,急流像在弹奏琴瑟般动听。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听觉,用"窜""走"等动词让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多希望有北宋画家郭熙那样的妙笔,把这青翠的山色画在绢布上啊!这既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珍视,也暗含了对艺术永恒性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用文字作画一般,将静态的山水写得生机勃勃。诗人没有刻意使用深奥的词汇,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平实的语言,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那片无名的青山绿水。特别是对光影变化、动物动态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敏锐的感知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