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行夫归云林
荡荡青天上,行云扬素秋。
当舒泽亦洽,倏卷迹不留。
志士介草茅,深衷勖前脩。
业成经济具,才展宰牧优。
抚缉自州邑,由之达遐陬。
八荒惠衍溢,九野渐薰莸。
名遂不居功,勇退如转眸。
翩翩紫霞想,掩袂凌沧洲。
故山云林曲,白马环峰稠。
卓笔耿光发,琵琶苍玉流。
息以风云气,眷兹山水幽。
期颐寿金玉,閟迹延冥搜。
卖金宴宗族,解绶营菟裘。
返掉今几人,冠裳来旧丘。
乃知南阳后,德沃世益周。
椅桐迈贞节,云鹤穷天游。
他日应相值,尘湖山北头。
当舒泽亦洽,倏卷迹不留。
志士介草茅,深衷勖前脩。
业成经济具,才展宰牧优。
抚缉自州邑,由之达遐陬。
八荒惠衍溢,九野渐薰莸。
名遂不居功,勇退如转眸。
翩翩紫霞想,掩袂凌沧洲。
故山云林曲,白马环峰稠。
卓笔耿光发,琵琶苍玉流。
息以风云气,眷兹山水幽。
期颐寿金玉,閟迹延冥搜。
卖金宴宗族,解绶营菟裘。
返掉今几人,冠裳来旧丘。
乃知南阳后,德沃世益周。
椅桐迈贞节,云鹤穷天游。
他日应相值,尘湖山北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士功成身退、回归自然的洒脱人生,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写景(前四句)
用秋日浮云比喻人生际遇——云朵时而舒展滋润万物,时而卷起不留痕迹,暗示人生有起有落,不必执着。
2. 志士的抱负("志士介草茅"到"九野渐薰莸")
讲一位出身平凡的能人:他像茅草般质朴却心怀大志,学成治国之才后从地方官做起,将恩惠播撒到偏远地区,让善恶分明的风气遍布天下。
3. 急流勇退("名遂不居功"到"解绶营菟裘")
最精彩的部分:这人功成名就后毫不贪恋,像眨眼般干脆地辞官。他向往紫霞仙境,回到故乡云林山(有白马峰、卓笔峰等美景),用积蓄宴请族人,建屋养老,过着观山听水的隐逸生活。
4. 尾声赞颂(最后八句)
赞叹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像南阳高士般德行深厚,如梧桐云鹤般清高自在。诗人期待未来能在青山绿水间再遇这位超脱世俗的隐士。
全诗亮点在于:
- 用"行云"贯穿全篇,既写实景又喻人生
- 塑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形象——既能治国安邦,又懂适时放手
- 对山水隐居生活的描写令人神往,展现了中国文人"功成身退"的最高人生境界
诗中"卖金宴宗族""解绶营菟裘"等细节,让隐士形象更真实可感,比单纯说"淡泊名利"生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