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
龙颠可合齐青牛,愿化三岛连十洲。
沙眠水宿三千秋,沟中之断非品流。
神工鬼斧劳雕锼,嵩恒泰华争长酋。
六丁迎置一纳地,如骥逢乐价殊尤。
素屏移对清透骨,便觉云气生功裘。
草堂花木有峻命,莫与煮鹤充薪槱。
物聚必散材非福,胸怀我有真林丘。
沙眠水宿三千秋,沟中之断非品流。
神工鬼斧劳雕锼,嵩恒泰华争长酋。
六丁迎置一纳地,如骥逢乐价殊尤。
素屏移对清透骨,便觉云气生功裘。
草堂花木有峻命,莫与煮鹤充薪槱。
物聚必散材非福,胸怀我有真林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奇的"木假山",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艺术品魅力。
开篇用"龙颠""青牛"等神话意象,暗示这座假山来历不凡,仿佛能连接蓬莱仙岛。中间部分用"沙眠水宿三千秋"形容木材历经沧桑,经过"神工鬼斧"的雕琢后,竟能与五岳名山比肩。诗人用"如骥逢乐"的比喻,说这座假山就像千里马遇到伯乐,价值倍增。
后段描写假山摆放在素屏前的效果:云雾缭绕,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诗人告诫不要用名贵花木当柴烧,暗指要珍惜艺术品的价值。最后点明主旨:物质终会消散,真正珍贵的是心中那片精神家园。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赞美了工匠巧夺天工的手艺,又表达了超脱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诗人将一件普通工艺品写得气韵生动,展现了化平凡为神奇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