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陈亮之的进士去南京任职的赠别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背景:陈亮之出身名门(太丘家世),和哥哥都是作者当年科举考试录取的学生。这次他被派往南京担任武选主事,是个体面的新职位。
2. 送别场景:诗中描绘了陈亮之佩戴双佩(官员装饰)离开京城,乘船南下的画面。"一舟随雁"的比喻既点明秋天出发的时节,又暗示他像候鸟一样踏上新征程。
3. 美好祝愿: - 希望他在南京能过上舒适生活(芳草池边做梦) - 提醒他要孝顺父母(穿着彩衣侍奉膝下) - 鼓励他既要做好官为国效力,也要珍惜时间继续创作诗文
4. 语言特色:诗人用"双佩簉鹓"这样的官员装束、"斑衣"这样的孝亲典故,既庄重又温馨。最后两句"致主有才官有暇,肯将文字负青春"特别接地气,就像老师说"你当官也要抽空写文章啊,别浪费才华"。
全诗在送别中包含着师长对学生的期许:既要当个好官,也要保持文人本色,在公务之余不要放弃文学创作。这种既鼓励事业又勉励学业的双重祝福,至今读来仍让人觉得温暖有力。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