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神话和现实交织的手法,表达了一个普通人面对巨大困难时的无力感和崇高精神。
开头四句借用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西北天空塌了用石头补)、大禹治水(搬山填海),展现古人对抗自然灾害的壮举。但紧接着笔锋一转,用"洪河稽天流"形容洪水滔天的景象,"象罔纷纵横"暗示各种未知危险,说明现实中的灾难远比神话更复杂。
中间四句直指现实困境:个人力量就像"赤手障颓波"(空手挡洪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这里用"万古焉能成"强调这是人类永恒的难题。
最后四句借"漆室有隐忧"的典故(古代漆室女子为国事忧愁),表达普通人即使力量微小,仍心怀天下的可贵。"非啸邻妇惊"说明这种忧虑不是矫情作态,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结尾"其力诚何施,其志良可矜"点明主旨:虽然能力有限,但这种心系苍生的志向值得敬重。
全诗通过对比神话英雄和现实凡人,突出了两种魅力:一是人类自古对抗自然的悲壮史诗,二是平凡人在命运前的坚持与尊严。诗人用洪水象征人生困境,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能否成功,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