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师荔扉 其二

云水渺万里,寸心曾不隔。
老至恋友生,况期善互责。
迩来谈经地,近君五亩宅。
若使果归来,应得数晨夕。
分袂又七年,关山渺无极。
回首别雷池,永诀已在昔。
而我痴复痴,寤寐情脉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已故友人师荔扉的作品,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切思念和生死相隔的悲痛。

前四句写两人深厚的友情:即使相隔万里,心灵也从未疏远。年纪大了更珍惜朋友,尤其期待能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朋友。这里"善互责"不是指责,而是指朋友间坦诚相劝的珍贵情谊。

中间四句回忆往事:曾经一起讨论学问的地方,就在朋友家附近。诗人幻想如果朋友真的回来了,就能朝夕相处。这种假设语气透露出明知不可能却仍忍不住期盼的矛盾心理。

后六句转为沉痛现实:分别七年,生死相隔如同关山难越。回想起当年在雷池的分别,竟已成永诀。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自嘲像个痴人,明知朋友已逝,却还在日夜思念。"寤寐情脉脉"用睡觉和醒着两种状态,表现思念之情的无时无刻。

全诗语言朴素却情感浓烈,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从万里之遥到五亩宅院,从七年分别到雷池一别),把对逝友的怀念写得层层深入。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念,正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

0